“心、智、专、情”并用 倾力打造三山港区“四度”锚地
三山港区是芜湖港主港区之一,也是芜湖对外扩大开放港口,沿岸码头密布,进出港作业锚泊船舶多。近20千米的港区设有2个专用锚地、1个公用锚地,但仍存在锚地容量严重不足、锚泊管理制约因素多等棘手问题。芜湖海事局港区海事处强化“主角”意识,通过用“心”、用“智”、用“专”、用“情”开展锚地规范化管理,努力打造进出顺畅、安全舒心的“水上停车场”。
用“心”设计有尺度。为正确研判三山港锚地存在问题及锚泊实际需求,提升锚地安全监管与服务水平,芜湖港区海事处多次走访三山港区码头、公司、到港船舶,摸清弄准船舶到港情况及生产锚泊规律,组织专班编制三山普货锚地、三山危险品锚地、小洲锚地“一锚一策”手册,不断优化锚地管理机制,推动锚地标准化管理常态化长效化。还专门召开锚地安全管理座谈会,收集对锚泊船舶分类管理、锚调公司服务标准、锚泊船舶信用制度、锚地范围扩充等建议并视情完善。
用“智”监管有速度。受回乡锚泊、节日待泊、过往随泊、容量不够等多重因素影响,三山港锚地加塞、超域、硬抢等违法锚泊现象时有发生。头棚执法大队因地制宜,运用“智管平台”向锚泊船舶点对点、点对面的发送短信达到宣传全覆盖。利用“无人机+智能监控+智管平台”三维智能化手段强化锚泊秩序监管,开展单兵无人机锚地精准巡航,通过视频影像研讨规划,按照大型海船、重载船舶、空载船舶合理划定水域“合理锚泊”,从而科学化解矛盾。同时对违规锚泊船实时远程纠正,有效化解“锚地不足”的难点,优化提升锚地利用率。
用“专”治理有力度。在锚地整治过程中,芜湖港区海事处紧密结合“查隐患 排风险 稳安全”、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一系列专项行动,多措并举、力除隐患。对锚地船舶开展登轮检查,向船员讲解锚地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,开展锚地险情警示教育,要求组织内部风险隐患自查,建立事故隐患台账,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遇有恶劣气况,处领导及时深入锚地现场查看锚泊情况,督促船员提高安全锚泊意识。头棚执法大队多次会同地方政府部门开展联合执法,对穿行于锚地的非法交通船、维修船舶等实施严厉打击。
用“情”服务有温度。在锚地管理过程中,头棚执法大队主动运用“柔性工作法”,用情服务船舶、船员,仅今年1-8月就开展锚地安全宣传和警示教育38场次、接受宣传船员480余人次。实施首违不罚、轻微免罚等“两不罚”近30例。同时还想船员之所想、急船员之所急,协调各方成立三山港无人机配送基地,实现“快递进锚地”服务。海事执法人员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,紧急救助人员落水、生病等共计8人次,让船员在海事管理的“热度”中切身感到海事服务的“温度”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