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窗口月: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攻坚克难 圆满完成吃水11.6米海船引航任务
4月10日1500时,在长江引航中心6名引航员的接力引航下,吃水11.6米的马耳他籍散货船“佩纳蒂”轮(MV/PETANI)安全靠泊南京港新生圩码头,再次刷新南京港接靠海船最大吃水纪录,也运来了货值近1.9亿元的民生物资。
据了解,2018年5月,长江12.5米深水航道初通至南京,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。2023年12月以前,根据规定和客观条件制约,南京港接靠海船最大吃水一直在11.36米及以下,南京港口相比下游港口竞争力不强,辖区港航企业对提升船舶尺度的诉求较高。为充分释放12.5米深水航道潜能,有力兑现“八项服务承诺”,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勇于担当,成立课题攻关小组,联合海事、交通、港口深入开展课题研究,在2024年1月顺利完成吃水11.6米海船首靠南京港的试验,实现引航服务能力适度超前于12.5米深水航道。
2024年3月下旬,接到“佩纳蒂”轮(船长225米,载重吨75228吨,载运53302吨进口大豆)进港申请后,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高度重视,实施“一船一策”精准服务,提早组织专家开展吃水11.6米海船进港后评估,认真排查引航风险,优化引航方案和应急预案,精心挑选经验丰富的引航员负责引航,站领导随船现场协调,认真落实航行靠泊计划,确保引航安全。
据统计,将进出港海船吃水从11.36米提升到11.6米,单航次最多可增加3000吨载货,按照南京港每年100余艘次计算,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4000余万元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,必将进一步提升南京港综合竞争力,优化地方营商环境,有力助推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。
当前,正值开展第二十八届“文明窗口月”暨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”活动,该轮的安全、顺利进江,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的生动写照,也是前期课题研究和引航后评估的实践检验,有力彰显了长江引航的能力与担当。下一步,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将优化服务举措,提升服务保障能力,努力为港航企业排忧解难,擦亮文明窗口,为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、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引航贡献。(通讯员:王宏刚 审核人:刘发友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